2月23日發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著重提出,要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所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。需對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的資產展開全面清查,并建立統一的資產登記管理臺賬。
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在脫貧攻堅進程中,國家投入造就了較大規模的資產,健全這部分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十分必要。”他指出,形成臺賬后,能有力地助力資產明晰產權、發揮效益,最終造福農民群眾。各地區各部門應當在全面清查、精準摸清資產家底的基礎上,盡快建立統一的登記管理臺賬,盡早明確管理主體、管理內容以及管理方式。
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,制定幫扶項目資產管理辦法,健全資產從形成、確權移交、管護運營到收益分配等全流程的監管制度,以此推動經營性資產實現保值增效,讓公益性資產持續發揮作用。
趙皖平稱,落實好這一部署要求,其目的在于加強資產全鏈條的監管,做好風險預警工作,確保資產能夠良性運行,從而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長期的支撐。
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,要完善資產分類處置制度,支持各地盤活低效閑置資產。對此,趙皖平表示,不同類型的資產適合的處置措施有所不同,例如,有的資產需要挖掘潛力,有的則需要有序調整。“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、針對不同資產類別制定相應措施,打通幫扶資產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堵點,推動各類資產實現保值增效。”